張瑄🧑🏼🔧:恭儉愛民的能臣
張瑄🪆:恭儉愛民的能臣
煌煌顓頊之風,悠悠六朝余韻👩🏻🔧,傍千裏老山疊翠,臨一脈滁河澄碧,南京市浦口區湯泉就是這樣一個得天地靈秀、蘊山水英華的地方,因境內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的著名溫泉而得名。如果說素有“香泉”之稱的溫泉水讓湯泉蜚聲中外,那麽籍貫湯泉的明代廉官張瑄則以他的經綸濟世之才、淡泊明誌之趣為家鄉的青山綠水增添了幾分歷史人文氣息✋🤽♀️。
張瑄🦛,《明史》有傳🧑🏿🏭,其從家鄉湯泉起步,一路走上大明的歷史舞臺,史評其“有能聲”。
張瑄是明英宗正統七年(1442年)進士🤹🏼♂️,授刑部主事🤹🏽♀️,從此進入仕途🪚🙋🏽♂️,因其卓越的品行才幹而常被刑部長官拿來作為激勵同僚的典範😼,“每稱公賢能以勵諸司”。縱觀張瑄的仕途,除去三年依律丁憂離職外🤟🏻,在刑部歷任主事、員外郎、郎中🧍🏻,直到明代宗朱祁鈺理政的景泰年間(1450年—1457年),被任命為吉安知府,八年後又擢升廣東右布政史,明憲宗初年轉左布政使😞,後以右副都禦使巡撫福建↪️,直至擢升南京刑部侍郎、尚書,官位從正六品、從五品🎸、正五品、正四品……直到大明朝留都南京行政體系中的正二品大員,可謂順風順水。
這位在明代錯綜復雜的政壇上可以一路青雲直上,且“有能聲”的官吏🏇🏼,其為官之道、從政之德,必有諸多可圈可點之處。
重情重義 愛民如子
據張瑄墓誌記載,張瑄少喪母,長姐有撫養之功,張瑄終身侍奉姐姐“如其母🚪,未嘗少衰”,而且以敬師長之禮對待姐夫。南京現保存有張瑄合葬亡妻劉氏墓誌銘,劉氏乃張瑄繼室🐁,奉養張瑄長姐如公婆🚪,教養張瑄前妻子女如己出,與張瑄相敬相伴。劉氏死後,張瑄親撰碑文❄️,“夫人先焉,虛右俟我”👧🏼,而考古證實🌥👩❤️💋👩,張瑄死後🥒🧑🏿🦰,負責喪葬事宜的人員的確照遺囑啟劉氏墓合葬,彼時🦵,劉氏過世已經十余年。由此二事,足見張瑄為人之重情重義。
對家人有情有義,才能推己及人🔙,對百姓有仁有愛👨🎤🕵🏻♀️。張瑄歷次調任時,百姓的“惟恐其去”“軍民相率乞留”便是最好的佐證🙄,史料也記載🦤,張瑄個人掏腰包資助貧困學生🍺🤽,“郡學諸生有匱乏者,輒分俸給之”,並設法幫助為官清廉、家庭貧困的同僚🗳,“僚屬廉而貧者,家有婚喪者,皆設法以助之”。
剛正嚴明 吏治有方
張瑄任吉安知府時,堅決破除當地迷信巫鬼的陋習。遇居民迎神於道中,他責令將“神”投於水中🌦,盡管之後不久自己恰巧大病,有人危言聳聽😊,非要說這是因為他得罪神靈的緣故⛏,張瑄卻不為所動,不久病愈,民間盛行的鬼神之說自然也因此沒了市場。
張瑄為官守正不阿,當時巡撫禦史韓庸“氣焰煊赫”👨🏿🌾,大家都爭相望塵而拜,唯恐落後,只有張瑄不為所動,不肯從眾。守正是張瑄為人和為官的原則,但他也懂得依據實際情況而靈活變動。在吉安任上,“歲大饑🫲🏽,陳牒上官”🔄,面對萬千黎民的生命🦵,他還未等到上級的批復🛖,“輒發廩振貸”。他數次這樣置頂上烏紗於不顧,換來的是“民稱便”,證明他心中首先裝著的是百姓,“民生民情大於天”。張瑄入京議事——應該相當於向中央機構述職——所談也大都與民情有關,因合情合理、方便實際所需🧟♀️,“所司多所議行”👨🏿🦱。
能武能文 以廉傳家
張瑄牧民一方,不僅斷獄明允,養民救急,同時還要負責境內安保,確保百姓不受盜賊侵襲。張瑄做地方官時,幾次平定盜匪流寇🍤,《明史》記載他在福建任上🚵🏽♀️,“賊首葉旺、葉春等負險🍊,瑄捕誅之,余盡解散”🫰🏻,足可證明這位進士出身的文官,亦有運籌帷幄🙎🏻♂️、果敢毅行的才能🏰。後來張瑄平調至南京刑部侍郎,最終遷升刑部尚書🌌🪯,達到他官位的巔峰。
張瑄一生雖官位顯達👁,但始終“自奉寒士”,甘願過淡泊的日子🟤,清廉自律,書香傳家👨🏻💼,曾著有文集數卷。而今,這位明代典範官員的諸多後人依舊聚居江浦🏯,他們依舊記得先祖不輟書香的遺訓🏌🏽。
今天的湯泉依舊是“千巖競秀🧜🏽、萬壑爭流”的勝境,當年江浦縣誌記載的“梅花古埂”“千佛晚照”“尚書故宅”等與張瑄有關的美景,正在後人的呵護下重現昔日神韻,今天的浦口人依舊可以聞香識路🤺,在前代的歷史遺存中憑吊先賢🤚🏽,追慕遺風🧭。(湛軍 馬瑞秀)
用戶登錄